本文是應電影宣傳部寫的《長江七號愛地球》拍攝手記,曾在一兩本內地出版的電影雜誌刊登。由於是官方要求,少不免「隱惡揚善」,哈哈。2009年6月1日跟周星馳先生碰面,過幾天便決定執導動畫電影《長江7號愛地球》。那時候《長》是原定於春節檔上映,扣除經已高度壓縮的前期和後期製作,中期動畫製作的時間就只有短短的四個月!第一部麥兜動畫電影《麥兜故事》雖然已有電視版作籃本,但也花了差不多一年時間重修、剪輯畫面。現在《長》片由零開始,要在四個月時間完成,唯一的方法,就是把畫風設定為極簡潔,類近CARTOON NETWORK擅長的FLASH動畫,把製作重點放在劇情上,希望以此彌補畫面上的不足。但周先生看過我設計的FLASH風格造型後,大說不對。他一心要做的,是像《Keroro軍曹》那種風格明快的典型日本動畫。
負責製作本電影的是中國電影集團新重組/成立的「中影基地動畫製作分公司」,在各方努力招人和計算下,他們有把握在四個月內製作一部依據周先生要求的動畫電影,於是整體風格已大定,人物及背景設定便可以全速進行。同時間,我和周先生便著手修整由李敏撰寫的原著劇本,改動重點有二。
第一,是七仔要盡快現身。在實拍電影《長江七號》裡,七仔大概在半小時後才出現,大家也同意過晚了,所以動畫版希望七仔可在大約15分鐘內登場。但這下改動,便需要把小狄父子間的的戲及小狄在學校被同學欺負的戲份高度濃縮,本來挺有趣的情節都被迫刪去,或許將來在電視版有機會補完,讓那些精彩的點子重見天日。(最後七仔在本片的出場時間太概在第17分鐘,失敗了……)
第二,因為語言及文化差距,在修改分鏡劇本的過程裡我是刻意把橋段「影像化」,盡量不倚重台詞。例如片中七仔造了一個類似語言翻譯機的「口罩」,小狄利用口罩便能輕鬆說出多國語言。設計團隊把一個平平無奇的口罩改為一隻機器蜘蛛,讓他爬在小狄嘴巴前,每隻鐵爪負責控制臉上一組肌肉,那麼蜘蛛便能利用鐵爪控制小狄的嘴巴說話。
六月底拿著截至七仔出場前的分鏡劇本(片長約15分鐘)匆匆上路,獨自上京。離港前,周先生一臉肅殺的對我說:「你,千萬千萬不要,千萬千萬不要給我拍成麥兜那個樣子!我要的是開開心心,活活潑潑,誇誇張張,拉長後又壓扁的動畫,拜託!」我說:「你,放心吧。像《長》這麼好玩的劇本,怎麼拍也總不可能拍成麥兜那種風格,請相信我!」直至第一次看到動態分鏡本Animatics前,周先生仍是不太放心,偶爾會打長途電話提醒我:「你,千萬千萬不要……」
工作的地點是位於北京市東北方約四十五公里的懷柔市附近的「中影數字基地」。一個人生路不熟、普通話又不靈光的香港人,首次跟內地團隊合作,真的很不容易。幸好中影動畫公司及製片分公司的人員都非常友善和專業,讓我在製作過程獲益良多。整個七月份,我都是上午改寫分鏡劇本和新結局,下午跟團隊調整人物、道具、2D/3D背景的設定,晚上繼續改劇本,為時一整個月。踏入八月份(2009年),便立即動手繪畫全片的故事版,有賴多名同事協助,我們勉強能按時在八月份內把整部電影的故事版畫起。同時間,設計稿及原畫的人員亦陸續到位,動畫製作亦同步展開。
因為本片製作啟動倉促,招人方面一直遇到困難,從設計稿到原動畫,人員一直不足。但團隊每個人都拼勁十足,在加班加班再加班下,大家以一敵三,真的奇跡地在十二月初按時完成第一個版本。中影集團董事長韓三平先生看過部份片段,覺得做得很不錯,也理解本片的製作時間不足,主動提出追加製作時間,好讓本片做得更精美。周先生也就本片提了很多極具價值的意見,其中最關鍵的,便是把一早因片長而斃了的「活體影印機」那場戲重新上馬,希望可以加強狄爸與七仔之間的感情。而這場七仔用法寶把狄爸大量複製的戲也是片中最精彩的場面之一。
踏入2010年,動畫製作來到最後合成階段,往後四個月裡,合成隊伍差不多每天工作12小時。一直以來內地動畫在合成燈光方面都不太注重,很多時候人物跟背景的顏色完全不搭配。我給他們的要求是希望能做出「空氣的感覺」。好像很抽像的概念,但我相信看罷本片的觀眾便會明白我在說什麼。
配音方面,當然少不了周星馳先生的御用配音石斑魚先生,他的生動演出,著實替本片生色不少。另外,徐嬌回歸飾演小狄,蛋撻頭也由實拍電影的裡小演員黃蕾來聲演(她可是個小姑娘呢!)。還有吳剛先生飾演蛋爸,董潔小姐飾演袁老師。至於最令人頭疼的七仔,則找來動畫團隊裡項目經理那位不滿三歲的兒子,在他心情大好時逗他錄音,然後再用電腦慢慢微調。往後加上精彩細緻的聲效,由周博賢、韋啟良、夏森美精心打做的主題曲和配樂,《長》總算大功告成。
2010年5月30日,(就在跟周星馳先生碰面剛好一年後)在中影集團放映廳看罷《長江七號愛地球》的首個膠片拷貝。雖然在製作過程裡已看過了上百次,但當看到七仔犧牲自己拯救地球,眼淚還是不其然掉了下來。心力交瘁的我已無法判斷眼淚到底為什麼而流,是因為感人的劇情?還是一年艱辛無比的工作終於完成?也許兩者都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