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November 15, 2008

大韓瘋<八>

大學裡除了動畫系外,還有漫畫系。韓國本土漫畫不大發達,慘淡情度跟台灣、大陸差不多。小眾/另類/非主流/網上/同人誌應有盡有,像日本模式的少之又少。香港勝在有黃玉郎和馬榮成。

每次我碰到漫畫系的學生,都問他們一些既市儈,又入肉的問題:在韓國畫漫畫能否維生?

答案是不能,除非你的漫畫很受歡迎。

這個答案不見得高明過「阿媽係女人」,於是我後續的問題是:「韓國有沒有人靠畫漫畫發大達?」我問這些問題的時候,馬生還未上蘋果日報頭條,所以我用的比喻是鳥山明。

答案是沒有。

香港漫畫家志海應韓國最大獨立漫畫出版社新漫畫(Sai Comic)邀請,留韓半年繪畫一本漫畫(真是dreamwork!)。約兩星期前,坐了整個小時地鐵去探望他。小小的漫畫社堆滿漫畫,唯一的房間留給志海作工作間及睡房。志海說老闆娘及「坐館」金大中先生很愛培育後進,常有小聚會,大家切磋鑽研漫畫,甚有當年手塚治蟲常盤莊的風味。

中港台韓四地都有類似的問題:漫畫本是成本低廉(跟動畫比)的創意試驗場,卻不像日本和美國受不到應有的重視--定義是從業員可以藉此維生、養家、甚至乎發達,而不是像乞丐般,跟那些不懂漫畫的生意人討那可恥的月薪還要被人家批評誠意不足!

諷刺的是,這些地方卻不約而同鼓勵發展動畫,創意工業啷啷上口。我們看到大量資金白白浪費在拍攝一些血肉模糊毫無靈魂的動畫。製作人謙卑地自知技術、成本及不上美日,所以把心思投於到故事,要拍出一部讓中/港/台/韓人驕傲,具有本土風味的動畫。最後十居其九落得慘淡收場。

如果銀行是百業之母,那麼漫畫就算不是動畫之母(日)、電影之父(美),說成一個奶媽也是當之無愧。(其實還有小說,不過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但偏偏這個奶媽被政府/投資者丟在暗角,任由她拾紙皮搶招職為生。動畫沒有長期供應的漫畫奶水,不餓死才怪。

這個本末倒置的現象其實也可以解釋。就政府/投資者而言,搞一間3D動畫公司是何其「高科技」!昏暗的工作室裡放了數不清的電腦,雪櫃模樣的RENDER FARM/SERVER被安置在密封的房間,還有放映室、MOCAP房、牆上貼滿前期製作的角式、背景設定,一大群年青人戴著耳機埋首在玩具堆裡,既像玩耍又像工作,真係識就笑死唔識就嚇死。

搞漫畫呢?慘白的光管下,只有書檯與稿紙,空氣裡盡是墨臭與煙臭(今時今日可能會好一點),大家一邊聽著AM收音機,一邊低頭努力畫畫畫。

如果你是FUND佬,會選擇那一行來投資?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