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September 14, 2006

Omega3(本文絕非廣告!)(修訂版)

早兩天在明珠台看了個由BBC攝製,關於Omega3的電視節目<Could fish make my child smart?>,部份內容非常精采,試簡介一下(準確資料記不起,姑且以字母代表)。

CASE 1

上世紀四十年代,所有人都認為脂肪是壞東西。牛津大學有位科學家辛克萊,發現愛斯基摩人飲食習慣奇特,只是吃魚和海豹脂肪,菜都冇條,但是心臟病發率奇低,於是推論魚類脂肪對心臟有益。1956年,他在刺針發表了一篇論文,被醫學界笑到面黃,最後更被牛津大學炒魷魚。失業的辛克萊並未氣餒,決定變賣家傳銀器集資,用自己做實驗品。他買了個大雪櫃,裡面裝滿魚生、海豹肉,然後吃足一百天!辛克萊每日都用小刀在左前臂割一小刀,然後用秒錶計算要花多少時間才會止血。最初兩分鐘,數星期後便流血不止,要五十分鐘才能止血。實驗結果,隨著辛克萊食魚生越多,血凝的時間便越久。即是話,深海魚油能「稀釋」血液,令血液流動暢通,減少中風和心臟病的機會。而他的手臂,跟囚犯在監倉裡用來紀錄日子的牆一樣,花到阿媽都唔認得。

辛克萊於八十高齡去世,死時名不經傳。

CASE 2

A教授說,一個腦,80%是脂肪,裡面10%是Omega3,所以Omega3對腦部發育舉足輕重。他做了個統計,發現食魚最多的國家(冠軍是日本),抑鬱症病發率便越低。更神奇的是,吃魚越多,該國便越少凶殺案(但是多AV……)!

於是,A找了個13歲便有自殺傾向的抑鬱少年做實驗,日日食魚油。九個月後(?),少年病情例牌好轉,更神奇的是,比較飲油前後的腦掃瞄圖片,少年的腦袋的體積竟然大了(之前偏細)!

CASE3

P教授在倫敦某小學做實驗:半班學生啪油,半班啪假野。一段時間後,比較兩批的創意、理解力之類的東西。啪油的,例牌強一點。但重點是,K教授認為結果不可信。他認為當小孩意識到他們身處實驗時,會刻意去表現得與眾不同。本實驗未必能客觀反映事實。

最後,看完本文,切勿飛身買魚油狂隊!不過可以請我食刺生。

4 comments:

愛美 said...

interesting! thanks for sharing!

Anonymous said...

之前讀吳清源自傳,入面話佢宿敵木谷實每次比賽前一個,淨食鰻魚,話咁樣對個腦有益,捉圍棋勁d。
自此我每食日本野必叫鰻魚,果然,係台灣圍棋網十九連勝,連升幾級。
不過後來話鰻魚唔知有咩毒,度度都冇得食,跟住我又降返級。

袁建滔 said...

果隻「毒」個名好靚,叫「孔雀石綠」。

聽講王晶都係補腦專家,一定要訓飽至開工,是耶?

Anonymous said...

何止訓飽,仲要玩飽。
我老友做過佢副導,日日開工都要跑去機舖搵佢,追佢拿飛紙劇本,佢就一邊玩跑馬機(當時興),一邊畫符起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