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09, 2006

第四章<黑箱作業>

完成相對比較簡單的第一集之後,深深體會Lunchtime的規模根本不足以應付將來的製作,所以繼續招聘人手。

「人肉部」方面,增加了阿杜。他原是港產漫畫助理,是泉和德的朋友。後來棄畫從廚,在日本餐館當學徒,紮叉燒紮到指頭全破掉。在我聘用他之前,偶爾會晚上來公司打電視遊戲機──不是一個人,而是帶著他的女朋友來!看到我和阿發目定口呆,心想你這小子真混帳得可以,險些兒便要掃他出門口!

人與人之間的緣份便是這樣奇妙。回首前塵,這樣子的烏合之眾,跟<少林足球>那堆甩頭甩骨的師兄弟也真不相伯仲。九八年的農曆年後,一個比較像樣,也就是Lunchtime首名女將Bonnie加盟。Bonnie與阿輝一樣,在加工動畫片廠工作多年,她的強項是模仿麥家碧的畫風,乃一眾雄性動物不能企及的絕技。

第二集分為兩大部份。上半部是延續第一集的<屎撈人>結局。下半部不知是誰的主意,用泥膠拍攝一個名為<屎鉤船長>的故事。TIM負責用泥膠捏造各類角式,阿杜畫完動畫,閒來便幫手砌模型搭境。我們的拍攝器材,只是一部DV,抓圖入電腦後,再用Photoshop執漏。神奇的TIM,還找來Huh…的舊拍檔,一起替<屎鉤船長>配樂和唱了幾句歌。

無驚無險,又過一關。第三集終於來了個真正的考驗──<馬爾代夫>,這是第一次攝製有對白的drama,令我們不得不面對一直在逃避的配音問題。

從組班開始,我們便知道配音會是一個很棘手的難題,也知道不可能使用大人扮小孩那套快省的方法。謝月美是行內公認的導配高手,帶領小朋友配音是她的強項。老細對麥兜的聲音要求是「一個豆沙喉的肥仔嘜」。配音公司送來一些casting tape,左揀右揀,也找不到合適的人選。到最後關頭,才找到一個八歲的小朋友,名叫李縉偉。他那出奇地沙啞的聲線與麥兜真是絕配,但由於年紀太小,坐在錄音室內,很容易累,錄音過程相當痛苦。但更痛苦的還在後頭,很多時候在剪接的過程裡,要逐個字逐個字去剪,微調字與字、句與句的間距,剔去礙耳的吞嚥唾液的聲響後,才能還原一條滿意的聲帶。幸好,辛勞的代價也是值得的,麥兜的成功,他的聲演功不可沒。

為了做好<馬爾代夫>,Lunchtime仝人一起去到馬爾代夫實地考察取境──食懵你呀!發夢都冇咁早……我們跟麥兜一樣,坐纜車上山頂……雖然沒有飛機餐,但一班大男孩(還有Bonnie!)一起名正言順地曠工到山頂遊玩,這日可能是自中學旅行後最快樂的一天(註一)。

比起前作,<馬爾代夫>的製作難度倍增,幸好我們也能勉強應付過來,並漸漸掌握到動畫拍攝的方法。自此之後,我們都能準時每三個月便完成一集。老細見狀,也慢慢淡出,越來越少參與製作。每集拍攝前,他會在眾多漫畫、繪本舊作裡,提出拍這拍那,問我的意見和可行性。我會告訴他,這個這個可以,但那個那個太困難,遲一點做會更好。

確定每一集改編那些故事後,便把Lunchtime分成數個小組(所謂小組,最多三個人,最少一個……),各自製作分配下去的故事。通常是交片日前一天,各小組才完成自己的短片,我唯有通宵把所有故事輯錄一起,修飾音效、音樂等。天明的時候,錄下Betacam,讓早上上班的同事送帶到iTV。

繪畫動畫是講求耐性的工作。動畫師日畫夜畫,很容易生厭。當製作上了軌道,對控制工序更有把握後,我們便嘗試用不同的媒體去作動畫。由泥膠、剪紙、布偶、木刻、手繪動畫加實境,替工作注入變化,也好讓各人嘗試不同崗位,學會享受工作。

有段時間,回公司上班是一件樂事。各人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去賺錢。午飯時,大伙兒要個飯盒,擠在一台電腦前,一起玩解謎遊戲<Myst>(原來公司已倒閉……),放工後,又來多一個飯盒,擠在電視前,看著我玩<Oddworld>(好似都執埋……唉。)。最瘋狂的,便是十多台電腦連線玩<Quake2>,一班在真實世界並肩工作的戰友在虛擬世界內互相廝殺,轟爆對方腦袋,那種痛快,不下打三十六圈麻將!

科網熱潮期間,黃巴士也來湊熱鬧,大搞網站。這一搞,借調了Lunchtime部份人手去製作網頁和網站內容,於是我們再度請人。那時我剛好完成在香港藝術中心的動畫教學工作,順道在班裡找了兩個「好學生」來上班。首先來的是阿娟,她原本在電腦遊戲公司內做設計的工作,來到紅磡上班的第一個工作天,便收了一大紮「示警用」的鮮花……。

另一個加入Lunchtime的是Khaki。Khaki博學多材,電視劇第十一集<麥子仲肥>的國畫背景便出自他的手筆。及後專攻3d,電影版內的3d背景和動畫、令人爆腦的<一比九十九>,皆由他領軍製作。

這段在紅磡黑箱上班的期間(九七年八月至二千年九月),工作是快樂的,但談不上甚麼滿足感。我的朋友圈子裡,只有一個人收看iTV。我認識的人,又看過麥嘜動畫的,只有一對當年四歲大的孖外甥女。每做起一集,我會錄在VHS,帶回家讓她們看。她們的意見也很直接:「父父,好悶呀,可唔可以睇電視呀?」

數到最不甘心的,當然是謝立文,於是他忽發奇想,要拍一部動畫電影。電視版拍到第十一集左右,大約二千年中,便有拍電影的決定,但怎麼拍,拍甚麼,還沒有定案。那時我明知一定會被棄用,也即管嘗試在老細的舊作裡找尋可以串連一起,有機會結合成為一部feature的東西。最後寫了個電影版的大綱,也一如所料被棄用。雖然大綱被棄用,但最後一集電視版還是爭取到拍攝<點呀,MAY?>這個我很喜歡的故事。我們還特地以現有的器材,去製作電影級解像度(註二),測試一下將來做電影版,要怎樣添加器材才能應付電影的製作。另外我用Photoshop裡Action的功能,寫了一個長長的script,半自動化去製作「色線」(註三),真正「攞苦嚟辛」。

決定拍電影的同時,整個麥嘜集團亦進入另一個新紀元。老細在灣仔租了全層商業大廈,把散落港九各地的部門聚在一起。拍攝完第十二集,Lunchtime便搬離紅磡,脫離黑箱,再見屎撈人和退伍軍人的威脅,迎向一個未知的新挑戰。

>>>待續>>>


註一:馬爾代夫去不成,Lunchtime第二次實地取景終於成行──長洲。<尋找黎根>從第六集電視劇開始「連載」,直到第九集為止。「攝製組响炎熱既高溫之下,孭住沉重既器材,到訪杳無人煙既長洲東灘,獲得當地華人既熱烈歡迎……」

註二:電視版的解像度是720x576 (4:3),每格畫面的檔案大小約1Mb,電影版的解像度是2048x1152(1:1.85),每格畫面的檔案大小約6Mb,對電腦硬件的要求以倍計。

註三:一般電視版動畫的線條都是單色,以黑色為主。原因有:
一) 如果動畫填上的顏色(如衣物)比線條顏色更深,畫面便有像「菲林負片」的錯覺。舉個極端的例子:紅衣白線,看上去便怪怪的。除非想表達透明的東西,例如玻璃水杯,便應用淺的色線。
二) 黑色是最深的顏色,不會出現「負片錯覺」的可能
三) 傳統膠片動畫用影印機把線稿移印到膠片
麥嘜動畫在測試階段,便捨棄橫蠻的黑色,改用深啡色R:89,G:72,B:67

9 comments:

titainred said...

"我唯有通宵把所有故事輯錄一起,修飾音效、音樂等。天明的時候,錄下Betacam,讓早上上班的同事送帶到iTV。"

現在便是阿發做到三更半夜加通頂。

Anonymous said...

我記得上來你們公司的時候,大都有點昏暗,然後有人叫我加入打ONLINE,心想都「真係幾天堂」

M-2 said...

我都係反來無記播我先知有呢套動畫…
多年以來身邊都係得一個朋友有iTV,唯一印象就係有廣東話版既《真‧三一》。

Anonymous said...

"工作是快樂的,但談不上甚麼滿足感。我的朋友圈子裡,只有一個人收看iTV。"

其實電視版係有fans o嫁,我有同事為o左麥o麥subscribe iTV!

Anonymous said...

資料補充:

1.屎鉤船長的背景模型是由杜老爺同ERNIE大人
合力完成。

2. 阿娟其實唔係叫阿娟,佢同一般正常香港人一樣有英文名,叫AMY...不過因為佢個樣太似「阿娟」,所以變成阿娟

3. 除左電腦遊戲公司俾阿TOE玩到結業,紅磡區有數間食店都遇上同一宿命...

4. 阿娟果紮示警用的鮮花,係出現於2月14日,即阿娟上班後的數天之後...XD

5.除左阿TOE提及的電玩外,也有比較另類的min game 成為LUNCHTME 員工死力挑戰既對像, 多為WINDOWS 內置的小遊戲,倒如拆炸彈、3Dpinball 等...亦有部份單位會於工作時間內砌MG或PG 版高達模型,兇狠程度可見一班...可算是香港動畫界的另類神話。

Anonymous said...

阿娟其實唔係叫阿娟,佢同一般正常香港人一樣有英文名,叫AMY...不過因為佢個樣太似「阿娟」,所以變成阿娟

呢個真係好"麥o麥"呀 XD

我由黃巴士第一期開始追(我而家19歲),麥o麥講d野我明d又唔明d咁(我那時還是小學生咋),但係又覺得好特別(尤其係覺得原來自己暗地裡做的無聊事都有人放上雜誌!!),屎撈人出現時阿媽唔俾我睇,我喊左好耐,又唔肯食飯,佢無辦法先俾我睇返。我仲好記得果條身上寫詩的白色新加坡屎,仲有阿tim的訪問。那些黃巴士還在呢,因為不捨得丟掉,也想比我小9年的弟弟看呢。

看第一套麥o麥電影時感到失望,那是大概因為故事不是新鮮的吧。不過後來的菠蘿油,有很深很深的感覺,看時眼淚不停地流。那個時候我也有參與重建的抗爭,又在努力地學做大人,於是看到那個故事真的很觸動。

說了一大堆,都是想告訴你是有人支持的,而且我想麥o麥不多不少都影響著我的童年。

又, 治治的確很多笑料,想是有點遺傳吧!!^___^

Anonymous said...

袁先生,
你好?還記得我嗎?我係要做paper的四眼妹呀,我未聯絡上謝立文,經黃巴士外,可以點樣聯絡佢呀! =_='
看過你多日來的貼文,你個仔真係好得意~哈哈
都係講番正題,貼文中有好多製作上的分享,其實我仲好想知道有關由麥嘜轉型到麥兜的野,好似由童話-->現實,又唔見左麥0麥喎,你可唔可盡量講0下,應該唔會老細話做就做(我估)?當中係點嫁?咁導演你又點睇麥兜這隻豬仔呢?反映後殖民的香港人?你認為點呢?
唔好意思,我問題都好多,辛苦晒~~
其實我可唔可以email聯絡你??
謝謝指教
無玩開blog的四眼妹

喬靖夫 said...

做Myst間公司應該無倒閉,舊年至出o左Myst V,今年遲d世嘉仲會將第一集移植去PSP!……
其實個game唔係真係o甘好玩,當年長據銷量榜冠軍,主要係因為羊群效應,好多唔識玩game既美國佬都買o黎過時過節送比人……

袁建滔 said...

to winnie
咁堅?iTV果然冇睇錯我地……

to BEN
搞左送花時間添……算啦,唔改啦,第一日好似戲劇性強一點 :P

to Vanessa
謝謝各位支持,希望謝立文睇到你呢篇短文。
只要那小朋友是你的親兒,你就笑得出。如果是人家的孩子,我會起腳踢佢/咬佢個頭!(這是討厭小孩的TIM常常掛在口邊的說話。)

to 四眼妹
經黃巴士是official途徑,我冇理由比佢屋企電話你架?
你問既問題,都是麥嘜的核心價值,我真係答你唔倒。要講既,呢幾篇野都講曬,唔講得既,也不便公開講。
如果你想訪問老細,得要好好準備問題,FAX過去,最好就有D姿色啦,容易D架!

留下EMAIL ADDRESS,我找你。